教育思想大讨论
机构设置

【教育思想大讨论】群策群力,共促发展——通识教学部教育思想大讨论

时间:2022-05-25作者:浏览量: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等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文件要求。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切实提高我校通识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根据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和通识教学部“十四五”规划要点,通识教学部各教研室于5月中上旬顺利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

加强教风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能力水平

綦江校区综合教学组以“加强教风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能力水平”为主题展开热烈讨论,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观点。其中,有老师认为从培养自身德性、加深对所学领域的理解、课程内容和生活结合三个层次去提升教师能力水平。有老师谈到应关注前沿领域研究成果,不能拘泥于刻板固化的“旧教材”,利用团队力量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还有老师谈到教师应注重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跨学科素养,并强调教育情怀的重要性等。也有老师谈及教师应当在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之下,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提高明辨是非能力。经过深入讨论之后,綦江校区综合教学组认为关于教师能力水平的提升应当从教师德性培养、专业能力提升、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着手。


深化教学改革,打造优质立体通识课程

5月11日下午4点,人文教研室在汇江楼101办公室展开对“深化教学改革,打造优质立体通识课程”的讨论。在本次会议召开之前,各位老师已提前根据教研室主任罗磊老师的分工,对各个教研室目前开展的课程实践活动进行调研。

随后各位老师各抒己见,对通识课程的实践形式与内容作了充分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老师们认为,通识课程的实践是服务于通识教育的整体目标的,即注重学生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升,仅仅依靠课程讲授与学生的陈述、讨论、写作等环节,对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是有限度的。因此,应当开辟适合各课程特点的第二课堂,创新实践的形式与内容,以更好的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实现。此外,也应当设计一定的标准,对实践产生的效用进行合理的评价。


发挥骨干作用,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

5月10日,历史与艺术教研室全体教师于廊桥书院树洞议事厅1,开展关于规划课程团队建设要点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本次会议由邓露露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每位老师依次分享了自己关于课程团队建设的理解和认识,新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对此,邓露露老师提到每位老师对课程团队建设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邓老师结合通识教学部课程团队建设推进方案为各位老师作了相应补充,方便老师们全面细致的了解课程团队建设的相关工作。针对新老师的困惑如如何制定教师自我成长目标等,邓老师和教研室其他教师分别给出了相应建议。课程团队建设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邓老师也鼓励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和配合课程团队建设的相关工作,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坦诚沟通、交流及分享,协力推进课程团队建设工作。通过本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历史与艺术教研室全体教师对课程团队建设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个人在课程团队建设当中的重要作用,期待通识课程团队建设更上一层楼。


完善评价机制,保障教学质量监控到位

5月11日,科学教研室在汇江楼105办公室针对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教研室主任杨倩老师提出从学生学习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两方面完善评价机制,老师们纷纷建言献策,积极分享了自己有关教学评价的做法和想法。

经过充分讨论后,教研室一致认为,针对现有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除通过常规的学评教、督导及同行听课评价、老带新等方式外,还可借鉴其他学院的方式,采取与学生进行教学座谈,更深入地了解教师教学质量及存在问题。关于学生的学习评价,为解决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因学生主观感受不同、评价态度不一而导致学生互评结果不理想的问题,教研室提出可通过调整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比例处理该问题。

五月中旬,通识教学部主任、副主任、各教研室教学组骨干教师再次对分组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对部门重点工作的落实进行研讨,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形成规划。通过本次通识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开展,各个小组的深入讨论,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既进一步明确通识教育改革的关切点,同时,也形成了在下一步工作中的具体措施,推动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撰稿:王诗源、李汶陕、曲翰林、杨倩

摄图:王诗源、李汶陕、史崇文、刘慧琴

(通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