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故事
机构设置

【我在书院读大学】王涵: 我的“咔嚓”时光

时间:2022-11-11作者:浏览量:

导读:王涵,男,汉族,2001年10月12日生,重庆市,廊桥书院(2020级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工程6班)学生。从佳能600D到索尼A7R2,王涵扛着相机走遍了移通的每个角落。伴随着一声声的“咔嚓”,他学会了摄影,也会学了做人;他记录了移通的发展,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我和相机结缘于高一。那年,我们政治老师在课上掏出了一个很大一坨的黑机器给我们展现,“咔嚓”一下就可以出照片。我听着老师的讲解,对这个“黑机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才知道,那坨黑机器的名字叫单反相机。

高二一整学期,我省吃俭用凑出300块,拿到了我的第一台相机——佳能40D。这是一台很老很老的相机。我刚拿到手就到处照,可拍出来的成片,全是白的,根本没有图像。我一时有点蒙圈,心里纳闷着:是不是买的相机太便宜,买到假货了?

我抱着相机找到政治老师,他顿时笑得喘不过气来,“你没装镜头?”那时我才知道,原来镜头和相机是要分开单独买的。我只好又继续存钱,淘了个别人用过很久的二手佳能18-95镜头。至此,我的第一台相机终于凑齐,开启了我的相机启蒙之路。


背着相机进移通

我对摄影越来越喜欢。高三时又存钱买了它的升级版——佳能600D。大一到移通报到那天,我一手拿着600D一手拉着行李踏进了移通的大门,这一幕阴差阳错地被同学院学姐抓拍到了,“学弟,刚刚我拍了你进校的照片,可不可以放到我们的推文里面?”我假装不经意地仰起头,眼睛顺势向屏幕瞥了瞥,看自己定格在照片中,心中窃喜:开学第一天就遇到志同道合的摄友!我立马回应道:“当然可以,学姐拍的挺不错,放吧放吧。”

后来社团纳新,我又遇到了这位学姐。她想拉我进他们组织,而她们组织的科技部部长也看到了我,朝旁边的学姐笑了笑,跑过来拍着我的肩膀一副自来熟的样子,“学弟,我也是学软工的,你来我们部门吧,平时设计一些代码、编程这类东西,对你的专业很有帮助哦!”后来我才知道,当我穿着一身工装风,跨着一个记者包,相机挂在脖子上,单手插兜,健硕的体格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特别有个性的人,部长一眼就相中了我。

我想了想,委婉地摇了摇头。

学长见我不为所动,指着相机对我说道:“来我这!我教你摄影,教你视频剪辑、做视频特效!”这一下戳到了我的心坎上。我猛地将目光转向他,略带愧疚地看了一眼学姐,“我想学特效制作!”

从那天起,我带着600D开始了在移通的修炼。

如果说高中我就是单纯的拍着玩,只会用自动档简单地“咔擦”,进入移通的我,才像鱼儿入水鸟儿飞天,找到了自己的天地。

那学期,我经常跟着科技部的学长学姐们拍学院活动照片和视频,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我明白了“摄影”不等于“拍照”,拍照是纪录,而摄影却是捕获、创造,“咔嚓”一下出来的不一定是作品,我学会了怎样看作品的质量,也更加追求作品的质量。那段时间,我每一次端起相机都在琢磨构图是否完美,是否适合后期……


一年半后,怀着对更好画质的期待,我又购买了功能更强、色彩层次更鲜明的索尼A7R2。而这时的我,科技部任期已满,加入了学校的宣传新闻中心。

A7R2刚上任不久,实战的机会就来了。根据安排,我跟着团队到綦江校区拍摄迎新工作。新相机,新地方,这都让我很兴奋。前脚下车,后脚我就在校园各处踩点,琢磨哪些地方适合什么镜头,哪些地方需要运用什么样的拍摄手法。



领悟细节的魅力

“ACTION”!

我自信满满、四平八稳地举着相机的稳定器,镜头跟随着一位新生女主角缓缓运动。我想拍的视频思路是以这位女主角视角去看报到场景,试图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一个镜头很快拍完。女生看着我,我看着相机。屏幕里,镜头一点点按部就班地跟着流程走,毫无特色,平平无奇。我越看越皱眉,心里涌出几分失望:这不是随便喊一个人就能拍出来的样子吗?这不是我想呈现的效果!

我反复回忆之前的拍摄经验,想着如何才能把“开学迎新”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题材拍得特别一点。一次又一次活动现场在我脑海里飘过,突然,老师和部长们经常说的一个词冒了出来:细节!抓住细节就能抓住质感,瞬间,一个个绝佳的画面在我脑海里闪过。

“来来来,不好意思,我们再补一条!”我如获至宝般兴奋地对着大伙喊,撸起袖子端起相机将镜头转向校门口,对着女主角的脸部来了个大特写。我需要的是新生进校第一眼的神态,那种期待、紧张的心情。这可以给期待大学生活的新生以认同感。

“这么认真好像是要拍婚纱照吗?”聊了半天已经跟我们很熟了的女主角出人意料地给我开了个玩笑,弄得我半天没想来怎么接这个话头。我尴尬地嘿嘿笑了几声,一瞬间,似乎又找回了之前商拍的那种感觉,相机和手融为一体,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咔咔咔”,我一连补了好几个镜头。


果然,加入了细节,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最后成片儿,女主角踏进校门,一个大特写,奠定青涩、懵懂的基调,然后顺着开学报道流程走一遍,到宿舍后,再以一个背影开始,下一秒一个转场女主披上了红马甲……我用细节镜头形象展现了女主在移通的成长。

大家对这个片子大加赞赏,它在几个平台也累计收获了二十几万的播放量。

这是我学习拍摄中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个理由,一是由此我的技术迈入了一个新台阶,已经开始从叙事跨入表达感情的大门,这才标志着技术的真正成熟。另一个则是态度,如果抱着糊弄一下就好的态度,不精益求精,我也不会有这次蝶变。所以,不管做任何事,要想进步和成功,我认为,首先就要有认真的态度

单打独斗的教训

迎新视频的成功大大增强了我的自信心,飘飘然中,不自觉地为后面的失误埋下了伏笔。

回到合川后不久,我毛遂自荐,争取到了拍摄合川校区迎新晚会的资格。我想要再创辉煌,让更多人看到自己拍的视频!

那天,我全副武装,一身全黑摄影马甲,手持三角架固定着的摄像机。我打算采用上一次的摄影模式,自信地认为:拥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绝对比上一次拍得还要好。


这时,团队的负责人石路通——也是我的好朋友——走过来,提醒我:“上次你拍的的确很好,但这次还有几个搭档,你要考虑到多机位的素材整合哈!”我很不高兴地看了他一眼,不软不硬地怼了一句:“我知道该怎么拍!”我心里很不服气,把这个提议当作了对我的不理解。

晚会开始了。我将相机调至熟悉的挡位,弓腰扶着三脚架,按心里想好的脚本推拉摇移,感觉自己如同破云展翅的大鹏,相机就是我的翅膀。我随心翱翔,根本没有顾及还有另外两个拍摄搭档。

晚会结束,我信心满满地拿着内存卡走进办公室。三个人依次将素材导进电脑,我急不可耐,坐下就要开剪。然而,打开文件夹,随着鼠标滑轮快速地上下滑动,我的心一下子沉入了谷底:素材没法用!因为没有跟其他两个机位的同学沟通,三人的运镜手法根本不同,无法融合在一个视频中!这等于说,这片废了。

我坐在那里半天没有动弹,心里充满了沮丧。盯着一旁的A7R2,似乎想对它抱怨:上次不也是一样拿着你这样拍的吗,这次是你拉胯了还是我拉胯了?

石路通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你不要以为上个视频的模式可以复制到所有视频上。有可能上一个很燃很卡点,下一个就可能是走温情路子了。每一次的手法都要根据需求来调整,怎么可能一套方案走天下?更何况这次是一个团队,要考虑到1+1>2,而不是一个人特立独行,摄影不是单打独斗!”

我后悔不已。开拍之前,他就提醒过我注意多机位的问题,而我却被自信迷住了眼。

这次事件给了我很大的教训,不仅有技术层面的风格问题,更有做事的方法和团队的配合问题。之后,我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会先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规划和预案,一定会考虑到团队整体分工和配合,将团队合作意识贯穿始末


大学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我现在更喜欢去想,去思考,偶尔,我也会看看那台600D,再看看我的A7R2。它们陪我走过了大学生活。说实话,在刚进校园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能走上这样一条从业之路。在移通,从开学迎新、迎新晚会、荷塘挖藕到各类校园比赛,我总是拿着相机冲在第一线。双子湖、图书馆、风雨球场、荷花池……我扛着相机走遍了移通的边边角角。如果没有进入移通,我估计不会有这么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那样的话,我今天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撰稿:樊旭东、江铭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总编审:孙善清

(重庆移通学院“我在书院读大学”通讯社)


本栏目面向全校征稿,欢迎广大师生踊跃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