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研】三校四区开展《生活中的经济学》竞赛经验交流分享会

时间:2022-10-06作者:浏览量: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师生竞赛备赛的能力,9月29日上午10点,集团三校四区通识课程《生活中的经济学》的教师召开了竞赛经验交流分享会。会议由集团通识教育主管皮若兰老师主持,特邀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线上指导,会议主要内容包括经验分享、团队交流、专家指导三个环节。


在经验分享环节,重庆移通学院淬炼商学院李邓金老师提到,学生竞赛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依托于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提升课程的含金量,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掘一些好“苗子”并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参赛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晋中信息学院通识教学部赵云老师认为,要从案例、示范、指导三个维度助力学生参与相关赛事。通过切身案例,助力学生思考;通过行为示范,带动学生研究;通过耐心指导,促进学生提升。


重庆移通学院淬炼商学院陈郑老师进一步表示,比赛一定要早动员、早开展、多训练。老师要投入时间精力去准备,并选拔优秀的学生参与其中;要让学生掌握技术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进而形成传帮带的机制,构建学生梯队,成就赛事的传承。此外,他认为最关键的是:兴趣产生自驱力。一旦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便能促使学生持之以恒地攻克难关。


在团队交流环节,老师们围绕学生学科竞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其中,晋中信息学院宿佳佳老师分享了两方面的思考:第一,如何让《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案例选择和使用更加本土化;第二,除了常规课题的申报与赛事的参与,课程团队是否能够把更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尝试纳入学习范畴。对此,老师们进一步补充了实施过程中可能预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重庆移通学院李邓金老师提到,通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之一就是防止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比较优势”,探寻更多竞赛的方式,真正体现《生活中经济学》课程的普适性和实用性。

在专家指导环节,相关专家耐心地听取了老师们的问题和意见,并给予了解答。他强调:首先,学科竞赛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精品课建设的重要支撑材料;其次,竞赛形式可以多元化、层次化、特色化,借助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选题,丰富学科竞赛内容;最后,学科竞赛本质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促进老师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重要途径,不同视角下不同对象的思想与观点更是我们学科调研的重要内容。


最后,皮若兰老师对会议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经济学团队的下一步工作寄予了希望:学科竞赛是锻炼学生应用通识课程知识的必要手段,专任老师是引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引路人,希望各位老师在做好学科竞赛准备的同时,发掘有思想、有潜力的学生参与其中,切切实实把通识经济学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实际,让经济学真正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图文:任庆柳

(通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