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研】集“大家”之所长,丰课程之羽翼——《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课程团队集体备课

时间:2022-06-06作者:浏览量:

《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作为通识必修课,立足于培养全校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学科认知能力,让学生成为完整的个体。为了更好的推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进一步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课程团队于2022年4、5月份不断打磨课程大纲与课程设计。

每次课程团队会议伊始,课程组内的老师都会结合授课进度一一分享各自在课程设计和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邓露露老师以中世纪和近现代欧洲文明的内容为例,提出适当减少中世纪的内容知识点,中世纪内容应该着重突出对欧洲近现代文明的影响。邓老师也以启蒙运动教学设计为例,提出教学内容设计与否直接着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邓老师也分享了梁中和教授对历史课程的看法:“历史本身并不重要,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重要事件或关键人物突出历史效应,要侧重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

颜昌义老师直戳课程内容较多的“痛处”,提出本门课程要做到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建议以话题或问题为主线。通过问题引发学生阅读与思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认知能力。邓老师补充到,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作品,以案例为支撑,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单老师认为,欧洲文明课堂环节的设置,多加问题式的引导,是非常符合课程设计发展趋势的。教师在课程设计中也需注意关注学生的课上、课下反馈,及时增减和修改教学内容与设计,这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黄揽月老师提出,课堂之中视频的选择也是极其关键的。视频的选取,一方面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促使学生思考其间的深意。朱四维老师注重从文本和史料展现欧洲文明的变迁,通过引导与启发,逐步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辩证性的思维。

周密老师认为,简单的文本往往会起到较好的反馈。在鼓励学生阅读所提供的阅读文本时,设置递进式的问题,培养学生在阅读名著和专业书籍时,不再是简单的扫描文字,而是逐步明晰其间的深意,逐步做到把书本读厚,让知识增加,让能力提升。另外,周老师还提到,欧洲文明并非是独立的文明个体,在全球化的当下,文明之间都是互相借鉴的,在培育学生了解西方文明的同时,也要思考这些文明传入东方的进程,从而做到对世界不同文明的客观评价。

为实现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和跨学科认知能力的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组老师需要转变教学思路,能力的培养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也不应仅仅局限于要求学生会做选择题,更应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课程以启发式问题为轴心,促进学生思考文明背后的故事与情节。在近两个月的集体备课过程中,各位老师及时有效的分享了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在促进课程建设的同时,也激发了课程组教师们进一步钻研教学、探索教学的热情。



图文:单旭燕

(通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