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协会】笃学笃志,相互启迪——记本学期第一次共读经典《论语》读书活动

时间:2024-03-21作者:浏览量:

2024年3月13日晚上7点,博雅协会共读经典《论语》读书会第七期第一次活动于别都书院多功能研讨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戴海照同学担任主讲,刘义伟、刘雨萌、钟群万等18名同学参与,来自通识教学部的李娇、张娴雅、王浩老师共同指导。

本学期第一次共读经典《论语》读书会活动接着上学期的进度,从《论语·学而》第十三章“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开始。主讲人戴海照同学首先就本章字音字义作了梳理,接着在场的师生就其中的疑问展开了讨论。刘义伟同学提问:“这里的‘礼’是否解释为‘礼制’更好?”张娴雅老师对提问中涉及礼的两种意思做了分类,并结合“恭”所指的行礼时的敬意,指出此处译为礼节或许更合适。

紧接着,戴海照同学带领同学们进入义理部分的理解。他对“信”、“义”关系的见解引导与会者就“信近于义”展开了深入讨论。刘雨萌同学则提出,朱子将“信”解释为“约信”,“信”有“义”或“不义”两种情况,符合“义”的“信”高于“不义”之“信”。张娴雅老师认可道:“所以《朱子语类》中说约信之时,也就是做出承诺时,应当考虑承诺是否符合道义。”戴海照同学补充道:“如果约信不义,那么言而不践,则是不信,践其所言,又是不义,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随后,钟群万同学就“恭近于礼”发问:“这里说的是由上对下的关系吗?”戴海照同学指出,恭敬并非只是由下至上的表现,而是由内向外,是自身对所有人的态度,在平级关系中也能体现,并以生动的生活实例讲解了“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的含义。刘义伟同学则通过举例实例说明了恭敬在具体行为中的表现,引发了大家对恭敬与礼的深刻思考。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同学们分别就“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进行了思考,探讨了“宗”的含义,以及“亲”解释为至亲之人与可亲之人的区别。张娴雅老师补充,可结合《论语》总章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来理解“亲亲”与“亲人”的关系。

读书会最后,李娇老师点出:“客观的道理不会因具体立场改变,讲求道理、追求道德修养是人人都可践行的。”王浩老师则总结道:“我们不仅要理解《论语》的字面意思,更要明白这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深刻反思,孔子是在向我们指导一种好的生活。通过不断地研读和讨论,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孔子所言指向的境界,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本次读书活动通过轮流提问、讨论和深入思考,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经典的理解,还锻炼了归纳总结、分析判断和交流表达能力。该活动在本学期依然将持续举行,在师生共读与研讨中,以期能够更好地汲取《论语》中的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




撰稿:刘雨萌

摄图:张娴雅

通识教学部供稿